如今是审美多元的时代。由于个性差异,教育差异以及环境影响的不同,人们的审美也各不相同。这种百花齐放的多元审美,也形成当今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。
有些人或许难以接受传统的审美,认其为拘束与古板。现代流行的审美,也有些人难以接受,认其为轻佻或肤浅。然而这些比较和讨论,其实常常是因为彼此缺乏更多了解的缘故。只要稍微从自己的认知中迈出一点点,就往往可看见更愉悦、广大和精彩的世界。
例如传统器物中,有一种美好的存在,叫梳妆台。它是小型的家具,在传统家具中并非人们关注的热点,却也有着自己独特的韵味。它有着怎样的姿态,怎样的渊源和文化背景?拥有它的人,又有助于形成怎样的人生态度和生活美学?这些,都是值得听闻、观察和思考的事情。以是故,结合宣明典居制作的折叠式梳妆台,为之一说。
其物如诗
梳妆台,又称“镜台”“妆镜台”“照台”“镜架”,是一种很古老的家具,通常作为闺房中的梳妆用具,在宋代时候已经流行,到了明清时期,制作变得更加精美,样式也呈多样,有折叠式、宝座式和屏风式诸般。
清 泥金彩漆三屏式梳妆镜台
它首先是诗歌中的一个美好的音符。苏轼《江城子》:
宣明典居 红酸枝《折叠镜台》
张若虚《春江花月夜》:
北宋 王诜《绣栊晓镜图》中屏风式的梳妆台
生活环境的不同,使得古人心思相对今人单纯厚道。其情感真挚,故生活器物也相应地讲究精致。一个女人的房间中,如果有一件材料、做工和样子都很上等的梳妆台,这无论如何,都是生活中的比较高级的小美好,甚至也可是抚慰心灵之不离不弃的知己,闺蜜。
画中的生活,生活也如画
东晋顾恺之的名画《女史箴图》中,已经描绘了梳妆台。画中,一位女性姿态安静端庄,拱着双手,席地而坐在梳妆台前,身后另一位女性站着为其梳头,动作细腻优雅。那梳妆台是简易的构造,一镜、一柱、一盒而已。席子旁边又散落着若干妆奁盒子,对面另有一位女性,也正顾镜自理。
东晋 顾恺之《女史箴图》 中的梳妆台
《女史箴图》是顾恺之根据文学家张华的名篇《女史箴》而作的画。《女史箴》的文字共有十二段,《女史箴图》便也相应地画了十二段。所谓“箴”,就是箴言,“女史”是指宫中的女性或者知识阶层的妇女。对于她们的箴言,是谓“女史箴”。张华的文字很美,意思也很深。比如这段梳妆的画,其所对应的文字是:
北宋 苏汉臣《靓妆仕女图》中的折叠式梳妆台
除了《女史箴图》,北宋苏汉臣的《靓妆仕女图》中也描绘了一具折叠式的梳妆台,北宋王诜的《绣栊晓镜图》中则细致描绘了一具五屏风式的梳妆台。总之对镜梳妆,修饰仪容,是女性生活中美好的画面,也是做人的尊严,而梳妆台的质量和模样,亦可带来不一样的生活体验。
宣明典居这件梳妆台也是折叠式,以精选红酸枝为材,花纹颜色皆清丽美观。造法上面,分为镜架和台座两部分。镜架部分,放置铜镜的背板雕饰精美,共有三层八格。
下层正中一格镂空,安装荷叶式托,可上下移动,便于配合大小不同的镜子。中层正中一格亦镂空,安装四簇云纹角牙。其余各格皆安装雕螭龙纹的厚板,图案生动饱满。台座部分为两开门,里面设三具抽屉。
四足为内翻马蹄,造型低扁,壮实有力。整体设计严谨,做工精细,雕刻精美,颜色纹理美观,充满质感,是梳妆台中的一具精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