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木中黄金”黄花梨

2015.05.06
纵观古典家具市场,最火热也最金贵的材质就属黄花梨了。原因有几方面,一是黄花梨木材的稀缺,尤其海黄更是少有大料;再加上喜爱明式家具的大有人在,而黄花梨又是明式家具中的经典,深受市场的追捧;当然根本还在于黄花梨自身木质的优异,它的软硬轻重适中,韧性高不易变形,是制作榫卯家具的首选。
明晚期 黄花梨《大方角柜》
 
历史烟云
古时候并没有“黄花梨”这一称呼,而称“花梨”、“花狸”或“花榈”。乾隆31年史料记载: “每年例办进贡花梨、沉香,向系差票赴黎购买……”清中期《南越笔记》卷十三云:“花榈色紫红,微香。其文有若鬼面,亦类狸斑,又称花狸。老者文拳曲,嫩者文直。其节花圆晕如钱,大小错者佳。”
  
明晚期 黄花梨《高靠背南官帽椅》
 
不同历史时期人们采用了不同的花梨木,同一历史时期内也存在着不同产地的花梨木。在花梨木多样性的前提下,对黄花梨木材的认定就有更多的不确定性。比如明代的花梨木来源有占城、暹罗等国朝贡或进口的,也有海南、广东、广西及其少数民族地区的花梨木。在价值方面,花梨与黄花梨相差悬殊。
  
明末清初 黄花梨 《夹头榫带托子螭龙纹翘头案》
 
黄花梨主要产于我国的海南省,《琼州志》云:“花梨木产崖州、昌化、陵水”,皆是指海南。《琼州府志》物产木类“花梨木,紫红色,与降真香相似,有微香,产于梨山中。”《崖州志》中“州属材木”的记载:“花梨,紫红色,与降真香相似。气最辛香,质坚致,有油格、糠格两种。油格者,不可多得。”因其“与降真香相似”,也称“降香黄檀”,“油格、糠格”即指海黄的“油梨、糠梨”。
  
明末清初 黄花梨《高束腰马蹄足香桌》
纵横比较
关于黄花梨与紫檀的比较,黄花梨木材的名贵程度仅次于紫檀木,黄花梨木的木性极为稳定,不管寒暑都不变形、不开裂、不弯曲,有一定的韧性,适合作各种异形家具,如三弯腿,其弯曲度很大,惟黄花梨木才能制作,其他木材较难胜任。在价格方面,因其稀缺性,黄花梨近年反超紫檀很多。
  
清早期 黄花梨《独板夹头榫管脚枨螭龙纹小翘头案》
 
明代及清代早期制作高档的家具大多是用黄花梨木所制,由于前朝过量采伐而使得黄花梨木材急剧减少及至濒临灭绝,所以后来采用红木代替。从已出版的明清家具资料看,黄花梨木有大材,宽半米、长两米的独板平头案都可以见到。然而当代的海南黄花梨,大料已经很难见到。在经历了兴盛发展之后,到清代中期逐步被以紫檀、红酸枝等深色的材质所代替。
明末清初 黄花梨《有束腰罗锅枨马蹄足长榻》
 
当今最容易混淆的是海黄与越黄,海黄的价值要高出很多。海黄的主色调为金黄色,越南黄花梨整体颜色偏于黄橙色,海黄的颜色要比越黄的颜色稍显沉稳。
  
海南黄花梨
  
越南黄花梨
 
海黄纹理细密,墨线色黑且清晰,多呈蟹爪纹和麦穗纹、牛毛纹理状,虽无规律却绝不凌乱,花纹行云流水的感觉给人一种流动的美感。而越黄相对而言多了些粗犷,墨线黑晕稍多,山水纹比较常见。
  
晚明期 黄花梨《方角柜》
今日传奇
黄花梨有一种独特的美,木纹中常见有很多木疖,这些木疖亦很平整不开裂,呈现出狐狸头、老人头等纹理,即为人们常说的“鬼脸儿”。明代黄花梨家具少见鬼脸,一般都藏在暗处,这种特点一直持续至清中期;清中期后的黄花梨特点是多黑筋和深条纹,鬼脸较多,颜色褐紫或咖啡色,木质细腻棕眼稀少,水波多为荧光纹,这些特点一直持续到今天。
  
黄花梨鬼脸儿
 
解放后国家修复故宫,黄花梨家具用料多购于海南。改革开放后,尤其是90年代后期开始,随着黄花梨文化的再度兴起,越南、老挝、缅甸一带的黄花梨也开始大量使用并越来越少。大料、整器更多的是体现在老家具上。目前黄花梨价格已经趋于历史高位,盛世收藏的热潮将黄花梨文化进一步升级。
  
清早期 黄花梨《独板插肩榫板足小翘头案上案》
 
随着黄花梨的价格与日俱增,拍卖场上也是屡创高价。在2015嘉德春拍的古典家具专场,就有不少黄花梨的桌、榻、柜、椅,这些家具多半制于明末清初,以自然淡雅的外表特征,完美体现了古典家具的时代风格。
  
清早期 黄花梨《四出头弯材官帽椅》
 
老家具更能体现黄花梨的历久弥新,经历了数百年的历史,完好保存至今,焕发出古朴温润的美丽色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