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月21日春分节气,巧合的是,这一天也是农历二月初二,俗称“龙抬头”。因此,今年的春分日是不折不扣的“春龙节”了。春回大地,万物萌发,传统的正月过去了,忙碌的一年正式开始。宣明典居紫檀艺术馆在这一天高朋满座,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雅集,迎春祈福、更上层楼。
本次活动在丁菁老师悠远的颂钵声中拉开序幕,随后为大家展示古老的香道文化,举手落香都有着无尽的禅意。与此同时,王磊老师演奏的古琴曲也舒缓流转而来。王老师在高几上轻抚着古琴,围绕着紫檀馆内的一湾池水,琴声透着水波和木器的回声。大家在香云缭绕中凝神静听,沉醉于古曲的意境之中。
香道老师-丁菁
古琴老师-王磊
在深沉内敛的琴声之后,响起的是悠扬悦耳的古筝。本次为大家带来妙曲佳音的是一位长发白衣的姑娘——张珺,她所弹奏的古筝也给现场带来一股清新之风。说到音乐就不免说起知音,本次前来的诸位好友都对传统文化深有共鸣。比如主持茶席的一味老师,就是茶文化的践行者。另一位阙志建老师则是合香的制作人。
茶道老师-一味
古筝老师-张珺
茶道老师-阙志建
接受宣明典居诚挚邀请的到场嘉宾,还有更为大家所熟知的“文化名人”:中国国画大家、著名艺术评论家阎正老师。历任中国《收藏界》杂志社名誉社长,中国名家书画院名誉院长,中央电视台特约记者,新华社海南新闻文化总公司艺术总监,北京《美术观察》杂志社社长,河南《东方艺术》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,中国书画影视艺术学会副主席兼秘书长,香港《中华收藏》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,香港东方文化中心书画研究部执行主席等。
中国国画大家、著名艺术评论家-阎正老师
莅临现场的还有另一位著名玉器专家王敬之老师,担任中国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委员、玉器珠宝工作委员主任;中国名家书画研究院艺术顾问;金陵书法艺术院副院长、研究员,北大资源学院客座教授;还作为中央电视台《艺术品投资》、《寻宝》栏目专家组成员;《华豫之门》栏目专家组成员;《收藏快报》专家组成员等。
著名玉器专家-王敬之老师
雅集现场的鲜花象征着浓浓的春意,人们在琴声、香气、茶味的重重渲染下,真切的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力量。来宾中间也是藏龙卧虎,老师们准备了关于合香和古琴的几个问题,话音刚落就有人准确无误的回答出来。这些幸运者也在众人羡慕的眼光中,收获了香道老师精心制作的春分香囊、香盒,还有宣明典居的精品红木榫卯礼品。
本次活动选择在这个特殊的日子,也让人感慨万分,春分和二月二同为一天,需要经过十几、二十几年才碰巧出现一次。关于“春分祭日”的习俗,在之前的篇幅中有说到过。那么人们总说“二月二、龙抬头”,而“龙”在哪里?又是怎样“抬头”的?在这里也为大家解开这一说法背后的真正含义。
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根据日月五星的运行轨迹把天空划分为28天宿,即黄道带。28天宿可分为4个大区,即“四象”:东苍龙、西白虎、南朱雀、北玄武。东方苍龙包括角、亢、氐、房、心、尾、箕七宿,其中“角宿”就是龙角。由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,天空的星象也随着季节转换。在二月初二这一天东方地平线上升起了龙角星,所以称为龙抬头。
人们因此会根据星辰变化判断“黄道吉日”,民间传说的二月二是“苍龙登天”之日。而此时春回大地,农耕在即。龙神自古是掌管雨水的,于是人们在这天就会焚香祷告,祈求风调雨顺、五谷丰登,这一天也称为“龙头节”和“青龙节”。北方求雨拜龙神,而南方水多地少,就在这天拜土地神。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”,我们也和大家一同种下希望,祈祷一年的运势收获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