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木造假七宗罪 防伪支招景泰蓝

2015.03.18
这些年红木的流行热潮未减,很多人从初识到入门,再到完全爱上红木,都是可喜的变化。但也有不少红木家具造假或偷工减料的现象,让人不齿也心生提防。上周六“3.15”的主题活动,请到了宣明典居副总经理王飞宝先生,为大家述说关于红木的真假与价值。
王先生跟红木打了几十年的交道,可谓是感触颇深。他为大家带来的故事,很多也是亲身经历的事情。其实不只是顾客买红木家具会遇到造假,厂家去买红木原料也常碰到“蒙头货”,会出现仿冒、中空、坏料等各种情况。关于红木家具的造假,王先生整理了“七宗罪”:
 
红木造假七宗罪
红木全假
目前市场常用科檀和血檀来仿冒印度小叶紫檀。“科檀”是科特迪瓦檀木的简称,是从科特迪瓦等西非国家出口到中国的木材,其油性比印度小叶紫檀差。“血檀”原产地也在非洲,因其颜色为紫红色或褐色,因此进口我国后叫作“血檀”,与紫檀纹理相似,硬度略差。
  
 
红木掺假
家具掺假的情况往往是使用类似的红木混淆概念,比如用“大叶紫檀”冒充“小叶紫檀”,“大叶紫檀”是俗称,学名卢氏黑黄檀,属黄檀属,黑酸枝木类。虽然同样属于红木,但大叶紫檀的价值远低于小叶紫檀,即檀香紫檀。
  
 
白皮造假
白皮又称“白边”,学名叫“边材”。从木材的横断面看,中间深色部分叫做“心材”,而外面围绕着心材的发白部分则叫做“白皮”。白皮硬度差、易腐蚀,对红木家具的使用价值和收藏价值影响都很大,因此国标中“白皮”含量的正常范围为不得超过10%。
  
 
工艺造假
家具只有器型稳定,才能传承百年。但是有些厂家制作省略关键步骤,未经干燥处理,从南方运到北方,就容易变形开裂;内部“榫卯”只是钻孔插根木棍再用胶粘;在打磨时候用机械砂轮,这些都是不可取的。宣明典居严格按照制作流程,木料烘干,榫卯讲究,家具用不同型号的砂纸一遍一遍打磨,才有婴儿肌肤般的细腻。
  
 
雕刻造假
很多家具品牌都标榜自己是手工雕刻,鉴别是机雕还是人工,不能看雕的满还是浅。而是要看雕刻痕迹,机雕是用雕花机,照图纸雕出来的都是一个样,线条僵硬而死板,而人工雕刻的图案都经过再创作,好的雕工则是生动流畅的,刻画鸟羽细致入微,仿佛振翅欲飞。
  
 
木料拼接
因为生长缓慢,红木的大料难得,价值也相差很多。红木家具重在自然的木色纹理,成对、成套的家具也要选择花纹相近的,椅子多用一件大料制作。有些生产商在不显眼的地方用两根短木料拼接,上过颜色很难察觉,所以看到价格相对便宜的红木家具,就要仔细查看。
  
 
年代造假
收藏红木家具,有些人酷爱有年代感的,而说到年代,有些人收藏了一屋子红木家具,动辄明清,出自宫廷。但是因为古代红木家具资源毕竟有限,除了各大博物馆的馆藏,还有大的收藏家的珍藏,其余的或许是年代有问题,或许只是普通民用器,价值很难断定。
  
 
活动现场很多顾客跟王先生交流提问,关于木料的初步鉴定,王先生讲到可以观察密度、颜色、纹理、味道等。比如紫檀密度大,遇水则沉。喷水不渗透,还会有红色物质渗出。紫檀木料会从辛香逐渐过渡到檀香,酸枝木则有股酸味。价格必然和价值成正比,很多商家打价格战,就需要警惕仿冒及偷工减料的行为。
  
在互动环节,王先生拿出一些木料让大家猜品种,猜出来即有宣明典居的奖品送出。不少客人踊跃参与,还有客人坦言:我不用猜,我只要相信宣明典居就够了。这些宣明典居的忠实顾客,也给了我们信心,真材实料,一丝不苟,坚定自己的路,每天都是3.15。
 
防伪支招景泰蓝
景泰蓝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有着皇室血统。据史料记载,乾隆四十四年除夕年夜饭,只有乾隆皇帝用的餐具是景泰蓝,官员们全部用的瓷器。当年,皇帝偶尔也会把它赏赐给王公大臣,大臣们谨以家里能摆放景泰蓝而炫耀恩宠。因此,身份尊贵的景泰蓝在拍卖市场上也屡创高价。
  
由于早年景泰蓝制作受到皇家垄断,民间很少有人掌握全套工艺。景泰蓝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,有大大小小的工序总计108道。特级工艺美术大师张同禄先生被称为“景泰蓝第一人”,他所设计烧制的景泰蓝也成为国礼,由习近平主席和夫人彭丽媛,正式赠送给韩国首相朴槿惠。
本次由中外首工美术馆“馆藏”带来的喜凤瓶,就是张同禄大师的杰作,当时制作了三种颜色,蓝色、白色、黑色——赠送给朴槿惠的即为蓝色。“馆藏”的资深馆员为大家讲解景泰蓝的制作工艺:制胎、掐丝、点蓝、烧蓝、磨光、镀金等,在现场也有展示制作中的铜胎,细密的掐丝让人叹为观止。
  
中国的景泰蓝大约自元代开始出现,清朝时期达到鼎盛。古人说“一件景泰蓝,十件官窑器”,元青花都如此受热捧,景泰蓝的价值更不可估量,因此造假也就屡见不鲜。当代大师受欢迎的作品,也遭到了仿造。如何鉴别景泰蓝的真假与价值,“馆藏”教您观察一下几个方面:
 
铜胎
第一步是上手掂重量:传统景泰蓝的铜胎厚重,最早采用铸胎,民国时期材料稀缺,胎体开始转薄。如今正规制作的景泰蓝铜胎要达到2.8-3.4mm,过于轻薄的景泰蓝多为劣质或仿造。
 
掐丝
第二步看掐丝:景泰蓝特指“铜胎掐丝珐琅”,“掐丝”的工艺最为讲究。一件景泰蓝上大大小小的掐丝,需要制作一个月。过去手工掐丝会出现粗细不均,现代的机器制作则薄厚均匀。
 
釉料
景泰蓝的珐琅釉色鲜艳明亮,因为选用了高档的矿物原料。劣质的景泰蓝会出现串色和沙眼,沙眼是因为烧制中有杂质和空气产生的。古代景泰蓝“十蓝九沙”,但近代工艺则不会出现。
 
镀金
景泰蓝之所以名贵,镀金工艺也是重要因素——注意不是鎏金,而是镀金。每一条掐丝上都要镀金,才有溢彩流光的效果。仿造的景泰蓝会用其他金属代替黄金,光彩自然大为逊色。
古代的景泰蓝精品是可遇不可求,不妨选择当代的景泰蓝大师作品,除了前面提到的张同禄先生,还有戴嘉林、霍铁辉、米振雄等几位大师,而钟连盛老师则是目前唯一在任的景泰蓝传承人,复兴景泰蓝,据说还是为了林徽因临终前的一句嘱托:景泰蓝是国宝,不能失传!
  
手艺人的坚守打动着每一个人。关于红木、景泰蓝以及其他工艺美术门类,还有很多故事有待讲述,我们将在宣明典居系列活动中为大家奉上,敬请大家继续关注!